远安:“法”言“法”语唱响 普法宣传“好声音”
近年来,远安县通过打造特色法治品牌、开展“法润四季”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,全力推动法治文化与本县特色地方文化深度融合,让普法宣传更加有声有色。
“普法+文艺作品”有“新”更有“心”。充分挖掘本县特色地方文化和非遗文化,围绕山林、土地、邻里、婚姻家庭等群众身边小事,通过撰写法治宣传快板书《法安天下德润民心》、编排法治文化小品《池塘边的听证会》、《防骗歌》湖北大鼓文艺节目等,不断创作法治文艺优秀作品,创新法治宣传形式,以地道远安方言话将法律知识用快板“唱”起来,用小品“演”出来,有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、感染力和渗透力。以“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年”为主线,不断探索创作接地气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作品,将法律援助、反诈骗和禁毒等法治宣传教育一体推进。
“普法+法治阵地”有“形”更有“效”。积极建设大型法治文化主题公园,提档升级村级法治文化微阵地,将独特法治元素融入街道村庄,让群众“出门见法”、“抬头学法”,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。结合时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,涉及宪法、民法典宣传、法治释字、名言警句等,让法治宣传变得通俗易懂、言简意赅,不断巩固提升法治阵地宣传质效。依托五星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运用法治教材、法治橱窗、互动空间等,有效提升青少年学法兴趣,在校园内外积极营造浓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,促进校园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,相得益彰。
“普法+重要节点”有“知”更有“味”。结合春节、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等节日,抓住开学季、春耕时节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重要时间节点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系列法治文化宣传活动,深入开展法治宣讲、送法进乡村活动,结合“写法治春联”“法治元素剪纸”“看法治读本”“发法治礼包”等方式,着力把更多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,不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及影响力,普法宣传实效不断提升。2024年开展“送法到家”宣传活动32场次,发放法治新春大礼包1.7万份,覆盖全县群众1.9万人。
“普法+法律人才”有“声”更有“情”。充分借助社会法律人才力量,深入挖掘4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效应的民间乐队,以原创法治内容接入农村“红白喜事”,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“揉捏”成乡言土语,让普法宣传“活”起来,唱出法治“好声音”。聘任“‘八五’普法志愿队”,以欧阳金凤为代表的传承人和民间乐队以非遗文化为基础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法治底蕴,引导乡亲从自身做起,践行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新风。同时依托县内律师、公证员等法律服务群体,成立法律志愿服务队进企业、进村居、进学校,发放“司法蓝读本”,解答法律问题。全年解答法律问题2100余人次。